【丫丫港股圈】1年6倍變3年5倍,健民集團還有後續嗎?

上個月,健民集團為期半年的股東減持計畫結束,最終總共就減持了1,000股。減了一個寂寞。

圖片          


看起來這些高階主管的資金需求也不是很急迫,如果公司股票價格好就減持,比特幣一顆要挖多久?如果價格不好就算了。


或許是對於二、三季的業績較為自信,高階主管想減個好價格。隻是5月減持計畫出來後,健民集團的股價就緩慢走低,雖然此後業績確實可觀,沒有給到他們心儀的價位。圖片          


那麼,從另一個角度來說,是否可以認為股東應該都覺得後續還會有更好的機會,所以不急於一時。              


疫情期間,健民集團的股價從底部上來,僅僅一年多久翻了6倍左右,此後雖然持續調整,一顆以太幣多少美金?但如今的股價水準也有啟動前的4-5倍。不過中間的波動著實不小。

       圖片          


漲了這麼多,但一看估值,PE就不到19倍。也就說這幾年健民集團的利潤成長是驚人的,從2019年的0.83億元到2022年3.74億元,也翻了數倍。 2023年前第三季的歸母獲利成長率還達31.85%。

        圖片


這是如何做到的?

一、打造品牌大單品

健民集團的醫學淵源可以向上追溯至明崇禎十年(1637 年)中藥老字號「葉開泰」。


現在的健民集團不僅擁有「葉開泰」這個近400年的中華老字號品牌,還擁有「健民」、「龍白」兩個中國馳名商標,是中藥企業中為數不多的擁有多個馳名商標的企業。


健民主要業務分成醫藥工業、醫藥商業兩大板塊。醫藥工業主要負責藥品和大型健康產品的研發、製造及銷售,醫藥商業板塊主要為藥品的批發和零售。


賺錢和成長主要靠的是醫藥工業。 

         圖片          


醫藥工業目前已經形成了以中成藥為主的兒科、婦科、特色中藥產品線。兒科佔比超過一半。

        圖片          


其中,龍白壯骨顆粒是該公司兒科產品線的核心大單品。          


龍白壯骨顆粒是治療兒童不愛喫飯、發育遲緩、夜驚多汗和兒童補鈣的優良品種,銷量基本上每年穩步提升,光2022年就賣出了5.4億袋。上市 30 多年來,創造了累積銷售 300 億袋的記錄。在中國非處方藥物協會發布的「中國非處方藥產品(中成藥)綜合排名」中,健民龍白壯骨顆粒位居兒科消化類第一(2021)。


圖片          


而且龍白壯骨顆粒還是跟片仔癀,雲南白藥,東阿阿膠,六神丸,並列國家一級中藥品種。是比特幣什麼時候會被挖完?首批一級中藥品種之一,也是唯一一個嬰幼兒用藥品種。          


相信很多人都被它的廣告洗腦——“孩子不愛喫飯不長個,用龍白壯骨顆粒!”

    

再配上喫的滿臉油漬的幾個胖娃娃,讓人印象深刻。

        圖片          

健民集團一直圍繞著龍白壯骨顆粒進行品牌塑造,透過優化廣告投放方案,在央視、地方電視臺、長短視頻平臺及新媒體進行廣告投放,提高品牌傳播力,使得其單品銷量逐年提升。


不過公司整體的銷售費用大概10億,銷售費用率29.36%,在業界也算是合理水平,並沒有特別過分。

圖片        


「龍白」品牌如今已逐步發展成為中國兒童營養補益劑的強勢領導品牌,也是OTC市場的知名品牌了,很多人都是慕名去買,形勢大好。


然而「龍白」身處兒科市場,不少人擔心兒科市場有出生率下滑的風險。事實卻是如此,但是從另一個角度來說,兒科用藥比例一直很低,合適的藥不多。一旦確認安全有效,那麼長期信任度比較好。如果對產品夠自信就可以透過漲價去應對市場的變動。          龍白壯骨顆粒仍處於量價齊升的狀態。銷售量一直創新高的同時,根據中康CHIS數據顯示,龍白壯骨顆粒的平均單價從2017年的30元/盒上升到2021年的132元。          


此外,除了龍白壯骨顆粒外,健民集團努力開發新品,打造了包括小兒寶泰康顆粒、小兒宣肺止咳顆粒、小兒解感顆粒等在內的兒科用藥產品矩陣,在實體藥局兒科中成藥銷售額前20家中,以10.84%的市佔率位居第二名。


整個兒科分部的毛利率高達83.5%。拉動醫藥工業的同時,也拉動了公司整體的毛利率和淨利率水準。

圖片

二、體外培育牛黃立功

從2021年開始,健民集團淨資產收益率大幅提高,達25%上下。 2023年上半年,淨資產收益率同樣達到12.69%,延續了較高水準。


不僅在於主營業務的發揮,其投資收益也做出了不小的貢獻。          


2023年前三季度,投資收益1.7億元,年增46.1%;其中對聯營企業及合營企業的投資收益1.48億元,佔總利潤的35.66%,年增28.1%。

 圖片         


「聯營企業和合營企業」主要指的是健民大鵬,是健民集團2005年與大鵬藥業成立的聯營公司,主要做體外培育牛黃,獨家擁有「國家中藥一類新藥」體外培育牛黃的完全智慧財產權和國內最大的體外培育牛黃產業化基地。健民集團持股33.54%。


健民大鵬淨利從2016年的0.7億元成長到2022年的4.5億元,翻了6倍多。健民集團因此獲得的投資收益在淨利貢獻比例多年穩定在30%-70%之間。


牛黃很多人都聽過,隻知道是一種名貴的中藥材。但未必知道是怎麼來的。


牛黃其實是來自牛科動物牛的膽囊或膽管所取得的乾燥膽結石,是牛的病理產物。牛黃具有清心、豁痰、開竅、涼肝、息風、解熱、解毒的作用,被廣泛應用於臨牀,在國內已有 2000 多年的藥用歷史。


牛黃主要的問題就是難搞,所以稀缺。一般10年以上的老牛,纔可能有牛黃;而牛得膽結石的幾率隻有1-2‰,100萬頭牛才能得3~4 公斤牛黃。


1999年因受瘋牛病的影響,國家開始禁止境外疫區牛黃進口,天然牛黃就更稀缺了。甚至有「千金易得,牛黃難求」之說。我國天然牛黃的供給量估計不到1000公斤。 2022年天然牛黃價格是50萬-60萬元/公斤,2023年天然牛黃的價格從65萬/公斤暴漲到140萬/公斤。而黃金一路大漲後也不到50萬/公斤。


圖片          


根據不完全統計,有包括片仔癀、安宮牛黃丸等在內的600多種中成藥製劑原料中需用到牛黃,國內牛黃需求量在5000—6000公斤。


明顯的供不應求,隻能尋求一些替代品。其中,體外培植牛黃算是最佳替代品。

圖片          


體外培育牛黃在有效成分含量、藥效上和天然牛黃基本等同,且比天然牛黃更穩定。而健民大鵬就是目前體外培植牛黃的唯一供應商。          


依照建民集團前三季分的1.48億的投資收益推算,健民大鵬的年產值應該有6億元。以天然牛黃的價格趨勢,體外培植牛黃的日子可以說是相當舒服了。


但其實健民大鵬的體外培育牛黃專利已在2021年到期。不過健民大鵬在原有專利基礎上申請了48個專利,涵蓋生產技術、工藝、設備、外觀等各領域,同時加強品牌保護,註冊了80多個商標,透過專利、商業機密、行政保護建立了智慧財產權保護的防火牆。


從這兩年的業績來看,原有的專利到期並沒有對健民大鵬產生影響。


不過在2023年12月17日的首屆中醫藥生態大會上,傳來一個消息,我國體內培植牛黃量產已突破800公斤。


這是否會影響到健民大鵬體外培植牛黃的價值或其未來的漲價趨勢,還有待觀望。照道理來說,這個量也不可能是一天突然出現的,有影響早就影響了。


隻是健民集團股價是明顯受到了衝擊,回檔了近20%。

三、結語

這幾年在龍白壯骨顆粒和體外培植牛黃的雙輪驅動下,健民集團的淨利潤的成長迅速。


兩者都具備較強勢的市場地位,有提價的潛力和能力。


整體來說,可能衝擊健民集團的成長趨勢的風險點在於培植牛黃的影響深度或是出乎意料的生育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