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2021年開始,健民集團淨資產收益率大幅提高,達25%上下。 2023年上半年,淨資產收益率同樣達到12.69%,延續了較高水準。
不僅在於主營業務的發揮,其投資收益也做出了不小的貢獻。
2023年前三季度,投資收益1.7億元,年增46.1%;其中對聯營企業及合營企業的投資收益1.48億元,佔總利潤的35.66%,年增28.1%。
「聯營企業和合營企業」主要指的是健民大鵬,是健民集團2005年與大鵬藥業成立的聯營公司,主要做體外培育牛黃,獨家擁有「國家中藥一類新藥」體外培育牛黃的完全智慧財產權和國內最大的體外培育牛黃產業化基地。健民集團持股33.54%。
健民大鵬淨利從2016年的0.7億元成長到2022年的4.5億元,翻了6倍多。健民集團因此獲得的投資收益在淨利貢獻比例多年穩定在30%-70%之間。
牛黃很多人都聽過,隻知道是一種名貴的中藥材。但未必知道是怎麼來的。
牛黃其實是來自牛科動物牛的膽囊或膽管所取得的乾燥膽結石,是牛的病理產物。牛黃具有清心、豁痰、開竅、涼肝、息風、解熱、解毒的作用,被廣泛應用於臨牀,在國內已有 2000 多年的藥用歷史。
牛黃主要的問題就是難搞,所以稀缺。一般10年以上的老牛,纔可能有牛黃;而牛得膽結石的幾率隻有1-2‰,100萬頭牛才能得3~4 公斤牛黃。
1999年因受瘋牛病的影響,國家開始禁止境外疫區牛黃進口,天然牛黃就更稀缺了。甚至有「千金易得,牛黃難求」之說。我國天然牛黃的供給量估計不到1000公斤。 2022年天然牛黃價格是50萬-60萬元/公斤,2023年天然牛黃的價格從65萬/公斤暴漲到140萬/公斤。而黃金一路大漲後也不到50萬/公斤。
根據不完全統計,有包括片仔癀、安宮牛黃丸等在內的600多種中成藥製劑原料中需用到牛黃,國內牛黃需求量在5000—6000公斤。
明顯的供不應求,隻能尋求一些替代品。其中,體外培植牛黃算是最佳替代品。
體外培育牛黃在有效成分含量、藥效上和天然牛黃基本等同,且比天然牛黃更穩定。而健民大鵬就是目前體外培植牛黃的唯一供應商。
依照建民集團前三季分的1.48億的投資收益推算,健民大鵬的年產值應該有6億元。以天然牛黃的價格趨勢,體外培植牛黃的日子可以說是相當舒服了。
但其實健民大鵬的體外培育牛黃專利已在2021年到期。不過健民大鵬在原有專利基礎上申請了48個專利,涵蓋生產技術、工藝、設備、外觀等各領域,同時加強品牌保護,註冊了80多個商標,透過專利、商業機密、行政保護建立了智慧財產權保護的防火牆。
從這兩年的業績來看,原有的專利到期並沒有對健民大鵬產生影響。
不過在2023年12月17日的首屆中醫藥生態大會上,傳來一個消息,我國體內培植牛黃量產已突破800公斤。
這是否會影響到健民大鵬體外培植牛黃的價值或其未來的漲價趨勢,還有待觀望。照道理來說,這個量也不可能是一天突然出現的,有影響早就影響了。
隻是健民集團股價是明顯受到了衝擊,回檔了近20%。